充电宝耐压测试是评估其电气绝缘性能和结构安全性的关键检测项目,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和国际规范进行。具体测试要求和实施要点如下:
一、测试类型与标准依据
测试类型区分
直流(DC)耐压测试:适用于含隔离电容的电路(如开关电源模块),可避免容性漏电流干扰,测试电压为交流等效峰值的1.414倍(如4240V DC对应3000V AC)。
交流(AC)耐压测试:适用于无电容的传统电路(如部分变压器),直接施加工频交流电压。
选择依据:需根据电路设计特性(是否含隔离电容)及标准要求灵活选择,确保结果准确。
核心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
GB/T 35704-2017《信息技术 移动电源安全性能测试方法》规定耐压为必测项目。
GB 31241-2022《便携式移动电源》明确绝缘强度测试要求。
GB/T 36276-2023要求漏电流需小于10mA,绝缘电阻≥1000 Ω/V。
国际参考:IEC 60204-1建议按电路特性选择AC/DC测试模式。
二、测试关键参数
测试电压:
交流测试:通常施加3000V AC(50/60Hz)。
直流测试:等效电压为4240V DC。
漏电流限值:≤10mA11。
持续时间:一般维持60秒,观察是否发生击穿或异常。
三、测试对象与部位
输入端与输出端:验证USB接口、电路板等带电部件之间的绝缘性能。
外壳金属部件:检测外壳与内部电路间的绝缘强度,防止用户触电。
特殊结构:针对带有金属装饰板或导电外壳的设计(如部分小米充电宝),需重点测试外壳耐压性能。
四、与其他安全测试的关联
阻燃材料要求:新国标强制外壳使用s.2级阻燃材料(如PC/ABS合金),燃烧时需离火即熄,降低火灾风险。
CCC认证整合:自2024年8月1日起,耐压测试成为CCC强制认证的核心项目之一,未通过则禁止销售。

充电宝耐压测试是保障产品安全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关键维度:
一、预防电气事故的直接屏障
阻断致命性风险耐压测试通过施加3000V AC或等效4240V DC高压,可提前暴露绝缘材料缺陷(如电芯隔离膜破损、电路板爬电距离不足),避免因绝缘失效引发短路、漏电甚至爆燃事故。市场抽检显示,35.4%的不合格充电宝存在过充电爆燃风险,耐压测试是拦截此类隐患的核心手段。
防止用户触电重点检测外壳金属部件与内部高压电路的绝缘强度,确保用户接触外壳时无触电风险。典型案例如部分充电宝金属装饰板因耐压不合格导致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二、法规准入的强制性门槛
国内市场监管闭环
CCC认证强制要求:自2024年8月1日起,未通过耐压测试的充电宝无法获得CCC认证,禁止在国内销售;2025年5月新规进一步强化现场抽样检测,确保测试真实性。
GB 31241-2022标准:明确将耐压测试列为移动电源安全性能必检项,漏电流需≤10mA